近日,河北美术出版社推出《河北艺术通史》丛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河北地区自史前至当代的艺术发展历程,是一部集史料性、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的大型地域艺术通史。
该丛书由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共同组织,数十位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合力编撰完成。
丛书分为古代编、近现代编和当代编,涵盖建筑、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等众多门类,不仅完整呈现了河北艺术从萌芽到繁荣的演进历程,更致力于提炼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河北艺术精神,不仅为学界提供了体系化的研究资料,也是帮助公众了解燕赵文化的“入门指南”。
书中“古代编”系统梳理了从史前时期到清代河北艺术的发展脉络;“近现代编”聚焦河北艺术的“现代转型”;“当代编”则展现1949年至2022年底河北艺术的“多元繁荣”。
《河北艺术通史》丛书不仅系统梳理了河北艺术的演进脉络,更着力从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提炼出具有河北地域文化特色的河北艺术精神。并在具体分析艺术作品时,始终注重对这种内在精神的解读。例如,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中以饱满的热情描述了太子丹送荆轲入秦时悲壮、热烈的场面,两汉时期众多荆轲刺秦王画像石的出现,不仅反映出河北文化中对侠义精神的推崇,更折射出深沉的生命态度与审美风尚。
据悉,该丛书最显著的学术特色,在于其明确的“通史”定位,实现了时间上的古今贯通与艺术门类间的融通互鉴。这种“通”的视野,使该丛书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门类艺术史,成为一部立体、系统的“河北艺术文化史”。它既关注不同时代艺术风貌的“变”,也把握燕赵地域艺术精神中“不变”的内核;既突出各艺术门类的独特个性,也揭示彼此之间的共通性,从而为读者呈现出完整而丰富的河北艺术图景,为中国艺术史的多元叙事贡献了独具特色的燕赵篇章。(记者 杨 阳)
下一篇:严查“地条钢”“瘦身钢筋”!长沙加强钢筋产品质量监管